自由書寫人生,解放意識之旅-(2)用寫作與自己對話

by JoyLove 喬予樂

在這個資訊無敵大爆發的年代,內容創作在一瞬間成了兵家必爭之地,無論是個人、商店、企業等,都在原創內容的企劃下了好一番功夫…
曾幾何時,自己也想過是否能靠著傳頌知識技能,將興趣和工作結合,進而在文字耕耘下自給自足,然而,我跟大部份「蜂鳥型*」人一樣,興趣廣泛到不行,加上四面八方而來、不斷更新的資訊,光是學習研究就花掉不少時間,哪還有多餘的心思經營粉絲團和耗費心力的寫作呢?(因為在輸入新知的興奮度遠遠大於絞盡腦汁輸出文字的挫敗感呀!>口<有同感的請舉手!!)

“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girl sitting on chair drawing on her paper on top of the table” by pan xiaozhen on Unsplash

而我今天主要想跟自己聊聊的是:

「寫作,不該是一種取悅自己的事嗎?為什麼變成一件很有壓力的事?」

還記得當初…那個提筆寫下心情日記的小女(男)孩嗎?也許是流水帳、也許是內心獨白,但當下的心是如此真切、不帶任何雜質,就只是將當天的心情一一訴諸文字,寫完後帶著安穩的心入眠,就算寫到淚眼婆娑,或者寫得不好不順又如何?至少那段過程是真心誠意的,所以那時候的自己也不曾在意過這些文藻辭彙,寫完後卻有種超級舒爽的感覺!

而歷經了所謂的「社會化」過程,發現已然成為一個「別人眼中」的自己,每天都在想著怎麼做好工作、獲得獎賞讚美(沒錯啊…最下面的「讚」也是執念之一~哈!),我們開始試著扮演好每一場人生微電影的角色,活在一層層「追求」的世界裡,無法自拔!就連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也在教導我們人生會有哪些層次,而現在的我們又是在哪個層次裡呢?似乎沒有達到「自我實現」這個目標,人生好像就有了遺憾,是嗎?

意識到自己的「執念」卻難以放下

就像現在邊想這些邊打字的我,竟是如此膽顫心驚、句句斟酌,雖然已經意識到這件事,但我還是只能放下30–50%的謹慎,因為想要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看法,卻也不想讓人覺得我是來亂的【簡單的說,則是想透過寫作來達到「自我實現」的目標】有了這樣的執念,自然是難以放下!那是一種想要自在隨意書寫卻又擔心寫不好的矛盾心情,看來…我「放下」的功力還有大大的努力空間啊!

另一個體會 則是類似佛家常道的「妄念」

前兩週因為在忙家中的事,而減少了寫作的時間,但無形中我隱約感受到壓力,心中一直在想「要是不產出,blog是不是又要荒廢長草了?」「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一個沒自制力的人啊?為什麼總是久久才有一篇文章?」……當時掉入這種幻想的自己,殊不知人生不是只有抱著電腦寫文章這件事得做,卻很自然地責備起自己,實在是無辜!
我們是不是無意間,把自己抬高到作家的地位,這樣加諸在身上的念頭,使得自許過高,所以才會產生這些煩惱和失落感呢?

如果產出只是為贏得別人喝采,那最終的內容會是衷於自己的嗎?

這似乎又是一個「To be or not to be」的問題啊… (借用一下哈姆雷特的經典詩句~)

“two men in red capes standing near brick wall” by Nick Karvounis on Unsplash

如果說人生是「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」,那我們在追求什麼?

我的想法是:瞭解存在的價值和意義
這樣說起來很抽象,或者應該說「價值」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樣解讀,「意義」的重要與否也在於個人,但我們最終要求的,也許只是當下的一種「平靜感」吧!不需太多的心情起伏,就能感到自在愉快,若每一個當下都能如此,就算沒有大富大貴,心靈也算是富足了!

而寫作也不失為一個「平靜」的好方法,與自己對話的時候,抽離感總是能讓人站在不同角度,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準則,然後從中療癒了自己。


*補充:(來源-佐依|理想生活設計 中所分享的Elizabeth Gilbert演講片段)

  • 蜂鳥型-對許多事物感到新奇、不斷學習挖掘新知,結合各界觀點所延展的多方發展型人生。-
  • 電鑽型-對某件事物擁有極大熱情與動力,完完全全投注心力在自我專業上的精深鑽研型人生。

https://button.like.co/joylove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


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?
Unlock left : 0
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?
-
00:00
00:00
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
-
00:00
00:00